中国科技网:前海创投孵化器创出破解创投瓶颈模式

报道截图

 

原文转自中国科技网:

 

中国科技网深圳7月14日电(记者刘传书)7月1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对“探索对创投孵化器等比照科技企业孵化器给予政策扶持”。何为“创投孵化器”?为何会得到国务院的关注?14日,记者采访了我国第一家创投孵化器——前海创投孵化器。正是他们探索的创投孵化模式为我国双创发展提供了解决创投瓶颈的路径。

 

 

优质创投主体少成制约产业发展瓶颈

 

 

去年国务院颁布创投“国十条”,使得一直以来充当“幕后英雄”的创投行业,第一次受到如此高规格的关注。前海创投孵化器副总裁杨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尽管这些年发展迅速,但由于我国创业投资行业起步晚,同时行业门槛高,市场上资金充裕、项目充裕,但是高质量、专业性强的创投主体少,这已经成为制约创新创业发展的显著瓶颈。

 

“一个好的创业投资者,需要十分丰富的金融实践以及十分专业的产业经验,这两者兼而有之的人非常少。”杨博说,“很多金融出身的人缺乏产业经验,很多产业出身的人缺乏金融实践。”

 

与此同时,伴随着这些年中国经济的腾飞,越来越多企业家在成功后,也希望通过创业投资,将自己的产业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如何切入创业投资,这是他们面临的问题。

 

 

创投孵化器致力成为创投主体的“黄埔军校”

 

 

前海创投孵化器就是为了解决这一行业痛点而生。前海创投孵化器董事长汤大杰博士告诉记者,有别于传统的以培育创业项目为主的孵化器,创投孵化器是指孵化培育创业投资主体(天使、VC、PE等)为使命的孵化器,以培育创投促进创新创业和产业发展。

 

“创业投资看起来十分性感,但是风险大,专业性强。许多人希望进入,但是深入了解之后,他可能改变了想法,不一定能够成为项目的直投人。更稳健的做法是,成为某一只创投基金的出资人。”杨博说。

 

记者发现,创投孵化器模式最大的意义在于,能够把具备投资能力和意愿的主体,升级为具备投资判断力的投资人和投资机构。

今年2月底,在前海创投孵化器正式运营四个月之后,上市公司远望谷发起设立一支7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这是前海创投孵化器孵化出来的第一个创投主体。

 

 

孵化创投机构具有促进创新的“乘数效应”

 

 

“孵化了一家创投机构,相当于至少孵化了十几家创业公司,在促进创新方面,具有极为客观的‘乘数效应’。”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说。

 

基于此重要意义,创投孵化器模式也备受各方关注。

 

这标志着由前海创投孵化器民间开创的新模式,获得了国家官方最高权威的认可和支持,宣告“创投孵化器”作为新行业的诞生,更标志着我国双创战略多了培育创投主体的新维度和新动力,创投产业链将更加完整。

 

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高技术产业司官员调研考察前海创投孵化器,并与前海创投孵化器座谈。与会领导一致认为,前海创投孵化器开创的“培育创投主体”的模式对我国双创事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可以出台新的政策进行配套支持,并希望前海创投孵化器在实践中,提出针对创投孵化器行业的政策点,为政策出台提供素材(责任编辑: 桂楷东)